
上消化道疾病
上消化道疾病常見的有:
- 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
又稱為巴洛氏食道症/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種食道細胞病變的症狀,是遠端食道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由柱狀上皮細胞所取代的病變,這種癌前病變的現象是1950年代由英國外科醫師巴瑞特(Norman Barrett)最先提出。這種症狀大多是經由食道胃逆流所引起的,而食道腺癌有50%發生率是由巴雷斯特症演變。在現今的社會中食道腺癌的發病率逐年的提高[1],以至於這種疾病逐漸的被重視。
(Link to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9%9B%B7%E6%96%AF%E7%89%B9%E9%A3%9F%E9%81%93%E7%97%87)
- 麩質過敏症 (Celiac Disease)
又稱為麩質敏感性腸疾 (gluten-sensitive enteropathy) 或麩質過敏之瀉肚症 (non-tropical sprue),主要是一種腸胃道疾病,症狀為黏膜慢性發炎,可能導致小腸絨毛受損、吸收不良及千變萬化的臨床表徵 (從兒童到大人)。症狀可能包括腹部絞痛及腹脹,若不治療可能導致維他命及礦物質缺乏、骨質疏鬆及其他問題。
(Link to http://www.phadia.com/zh-TW/4/11/5/)
- 膽結石 (Gallstones)
飲食習慣與膽結石的發生有相當密切的相關性。根據統計,家族中有膽結石病史、膽固醇過高、肥胖、多次懷孕的婦女、中年婦女、嗜高膽固醇食物、嗜油膩食物、嗜甜食…… 較容易罹患膽結石。
(Link to http://www.mmh.org.tw/nutrition/chao/gallston.htm)
- 脹氣 (Gas)
您是否常感到腹部脹脹的,大量排氣、腹痛、食慾不振等,這就表示您有脹氣的症狀。每個人都會製造氣體。事實上,我們每天製造0.5~ 2公升的氣體,而且每天排氣約14次;不過因人而異就是了。氣體的排除靠打嗝和放屁,所排的腸子氣體就是二氧化碳、氧、氮、氫、甲烷和少量含硫氣體的混合物,而腸氣的味道之所以難聞和硫有關。大量的腸道氣體會引發脹氣和腹痛。
(Link to 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1682)
- 胃炎(Gastritis)
是指在胃部胃黏膜出現發炎的跡象,當胃部受到某種傷害時,白血球細胞會移至胃壁作出反應。胃炎並不一定代表該處出現潰瘍或癌症,而急性或慢性胃炎可透過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膽汁倒流、進食某種食品或飲用過量酒精類飲品而引發的。同時高血壓、肝硬化、休克、尿毒症、長期情緒壓力,也是胃炎的危險因素。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發病急驟,多因食物中毒、化學品、藥物刺激或嚴重感染所引起。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分為肥厚性、萎縮性、淺表性和疣狀胃炎四種,以淺表性較多見。
(Link to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3%83%E7%82%8E)
- 胃輕癱 (Gastroparesis)
當胃排空的時間比平常更長時,將發生胃輕癱(也稱為胃排空延遲)。這是因為蠕動問題(消化道內肌肉的運動)。對於許多人來說,胃輕癱是一種終身的病症。但通過治療可以幫助緩解症狀,防止併發症的發生。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關於胃輕癱的資訊及其控制方式。
胃輕癱如何發生
胃輕癱指食物和液體從胃移至十二指腸的速度過慢。 |
正常蠕動情況下,神經信號會告訴胃部肌肉收縮的時間。這些肌肉將食物從胃移動到十二指腸(小腸的第一部分)。胃輕癱時,神經或肌肉被損壞。這會導致腸蠕動減慢或完全停止。因此,食物無法從胃裡正常移出。這種排空延遲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胃中形成糞石(硬腫塊的食物),也可能會導致其他併發症。
胃輕癱的原因
胃輕癱可能是因以下任何一種原因引起的:
- 糖尿病(Diabetes)
- 涉及任何消化器官如胃和內臟的手術
- 某些藥物,如強止痛藥(麻醉藥)
- 某些病症如系統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和甲狀腺疾病(thyroid disease)
在許多情況下,找不出胃輕癱的原因。
胃輕癱的症狀和體征
可包括:
- 噁心嘔吐
- 吃飯時很快感到飽足感
- 腹痛
- 胃灼熱
- 腹脹
- 變瘦
- 食欲不振
- 血糖水準較高或較低(糖尿病患者)
診斷胃輕癱
您的醫生將詢問您的症狀和健康史。還會對您進行檢查。此外,經常做血液檢查和X射線來檢查您的健康,排除其他問題。為確認問題,您可能還需要做其他檢查。可包括:
- 胃鏡檢查(Upper endoscopy) 用於檢查胃和十二指腸內部。該檢查需要使用內窺鏡。這是一根根柔軟的細管,末端有一個小小的攝像頭。由口插入,一直插入到尾和十二指腸中。
- 上胃腸道(Upper gastrointestinal GI)系列 用於對從口到小腸的上胃腸道進行X射線檢查。該檢查需要使用稱為鋇的物質。鋇覆蓋在上胃腸道上,可清楚地顯示在X-射線上。
- 胃排空掃描(Gastric emptying scan) 用於測量食物離開胃的速度。該檢查需吃含無害放射性物質(示蹤劑)的食物。然後進行胃掃描。示蹤劑清楚顯示掃描並顯示胃內食物的移動。
治療胃輕癱
治療的目的是説明您控制您的病情。治療可能包括以下一個或多個:
- 飲食習慣的改變 您可能需要改變您的飲食習慣和日常飲食。例如,醫生可能會要求您少食多餐。這樣做可阻止您太快有飽足感。您可能採用液體或“軟”飲食。這意味著您將吃流質食物或將食物搗碎或通過攪拌機攪拌的食物。此外,您可能需要避免高脂肪和纖維的食物。這些可以減緩消化。有關飲食的更多幫助,您的醫生會向推薦一名營養師。在嚴重的情況下,您可能需要一個鼻飼管。這樣就可以將流質食物或藥物繞過胃,直接傳送到您的小腸。
- 藥物 有助於控制症狀,如噁心、嘔吐等。還可以改善蠕動。每種藥物都有特定的風險和副作用。您的醫生將告知您所開藥物的資訊。
- 手術 您可能需要將管道如外科手術般插入胃中。該管道去除多餘的空氣和流體。這可以緩解嚴重的噁心嘔吐的症狀。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對胃或小腸進行其他手術。這是為了建立一個新的通路,便於食物從胃排空。
- 其他治療 這包括肉毒桿菌毒素注射(botulin toxin injection)和胃電刺激(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較少情況下才會這樣做,可能不可行。您的醫生可以告訴您更多關於這些治療方法的資訊。
糖尿病和胃輕癱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胃輕癱使您的血糖水準更難控制。您在治療過程中可能需要採取額外的措施,防止併發症。與您的醫生合作,瞭解保護健康需做些什麼。有關更多資訊,請聯繫 美國糖尿病協會,網站是 www.diabetes.org。
-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縮寫:GERD)
亦作胃食道逆流、胃酸倒流,是指胃酸過多(有時加上十二指腸液)、不正常地向上反流進入食道甚至口腔,導致食道黏膜受損、發炎等,引起火燒心(灼熱感)、反胃、胸骨後疼痛、慢性咳嗽等不適的一種慢性疾病。由於食物刺激、腹壓增加(例如:肥胖),而下食道括約肌無力,造成食道與胃之間的屏障出現暫時性或永久性減弱所致,而造成這種減弱的原因可能是食管下端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失靈或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等等。檢查方式:以胃鏡檢查,了解造成原因,有無胃發炎或食道炎。 治療藥物目前以制酸劑為主,由醫師囑,依照發炎程度及症狀來給藥。
平時應注意自我保健:
- 少量多餐,避免大量進食或過飽。
- 細嚼慢嚥,減低進食速度
- 吃完飯不要立即躺下,避免吃宵夜。
- 避免刺激性食物:辣、脂肪、酒精、咖啡、可樂、巧克力、茶等食物
- 避免發酵的食物。
- 避免抽菸
- 肥胖者宜減輕體重以減少胃食道之壓力。
- 絕不邊走邊吃,會使胃液晃動。
- 胃灼熱 (Heartburn)
胃灼熱指括约肌缺乏弹性,無法緊閉,导致食物逆流回食道或口中。胃灼热是指由于括约肌無法緊閉,導致食物和胃酸逆流回食道或口中,所產生的灼熱感覺。有许多方法可以防止胃灼热的發生,例如: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少吃刺激性、味道特殊的食物;進餐時盡量不要喝汤、水,减少食物逆流的機會;衣裤穿着盡量宽松為宜;飯後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或睡彎覺。
胃灼熱發生原因:
- 暴飲暴食
因吃得过多過飽,使得食物容易通過贲門括约肌流回食道。
- 飯後劇烈的活動
飯後彎腰、躺下或做劇烈的運動等,都容易使食物逆流回食道。
- 衣服腰帶過緊
穿著過緊的衣服,壓迫到胃部,可能會使食物逆流。
- 疾病
如胃潰瘍、胆囊疾病、或腸胃道疾病都可能引起類似胃灼熱的問题。
- 幽門螺桿菌 (H. Pylori)
幽門螺桿菌或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菌(學名:Helicobacter pylori)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超過80%的帶原者並不會表露病徵。
(link to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9%BD%E9%96%80%E8%9E%BA%E6%A1%BF%E8%8F%8C)
- 食管裂孔疝 (Hiatus Hernia)
食管裂孔疝是指部分胃囊經松馳的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的疾病。多由于先天性橫膈腳發育不良,食管周圍韌帶松弛,腹內壓增高等因素造成或誘發。可分為三種類型:(1)滑動型:為賁門前區胃底部隨膈下食管、賁門疝入胸腔,可反復疝入和退回腹腔;(2)食管旁型:只部分胃底疝入胸腔而膈下食管及賁門仍在膈下;(3)混合型:除食管賁門疝入外,部分胃底與食管并行疝入胸腔。三型中以滑動型最為常見。
(link to http://big5.wiki8.com/shiguanliekongshan_20467/)
- 乳糖不耐症 (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是牛奶及其它乳製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種糖。乳糖不耐,又稱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是指人體內不能有效消化攝入的乳糖、並產生不良反應的一種狀態。其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內缺乏水解乳糖所必需的乳糖酶。攝入一定量乳糖後,乳糖不耐的人群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腹脹、腹瀉等。
(link to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B3%E7%B3%96%E4%B8%8D%E8%80%90%E7%97%87)
- 消化性潰瘍病 (Peptic Ulcer Disease)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壁、幽門或十二指腸發生潰瘍病變。潰瘍多為單個,病發於胃時稱為胃潰瘍(gastric ulcer),出現在十二指腸則稱十二指腸潰瘍(duodenal ul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