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肠癌筛检应从50岁提早到45岁

Posted on 5月 21, 2021 / 646

大肠癌的常规筛查应从45岁开始,而不是50岁开始,这项建议是由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在2018年更新版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筛查指南》中提出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统称大肠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因,而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大肠癌是美国第二大癌症死因。预计到2021年,在美国大肠癌将导致近53,000人死亡。大肠癌严重威胁着现代社会整体的健康与生命。

 

如何规避大肠癌带来的各种悲剧呢?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大肠癌的相关知识,更需要理解防患于未然的重要,那就是大肠癌的癌筛。因为相比癌症到了晚期之后被动确诊,然后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治疗,也就是所谓的三级预防,癌筛是主动得多的二级预防,追求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本目标是提高治愈的可能性。一个是三级预防,一个是二级预防,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肠息肉与肠癌的关系

 

肠息肉常常可能没有症状,你感觉不到任何不适。然而这些悄无声息的“赘生物”可能正在慢慢发展成恶性肿瘤—肠癌。

 

2016年3月的一份医学报告中指出:90%以上的大肠癌发生在50岁以后。并且男女患病几率差不多。50岁之后25%的人会生肠息肉,其中20%的息肉或发展为肠癌。肠癌筛查可避免高达60%以上死于肠癌的悲剧,39%的结肠癌有望通过肠癌筛查得到诊断。

 

如果你患有多发性结肠息肉,或者患有某些特定类型的慢性肠病(IBD),那么你可能需要从30岁就开始接受肠癌筛查。如果你家中有直系血亲不幸罹患结肠癌,那么你需要注意——在比这位直系血亲被诊断年龄之前提早10年开始肠癌筛查。譬如假如你的父亲55岁被确诊为结肠癌,那么你应该从45岁就开始接受筛查。

 

新的《肠癌筛检指南》中建议把筛查年龄提早5年

 

2018年权威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更新了结肠癌和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按照最新建议:处于一般风险水平的成年人需要从45岁开始接受筛查,而不再是原来的50岁。

 

是什么原因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把这个筛查年龄提早呢?

 

原来,在这份最新指南出炉之前,美国观察到年轻人罹患大肠癌(结肠癌与直肠癌统称大肠癌)的比例不断攀升,即便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和偏差之后,事实依然摆在那里,情况堪忧。根据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所发表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美国20至54岁人群的大肠癌死亡率开始悄然爬升,每年增加1%。

 

更加糟糕的是:只观察到年轻人群中结肠癌死亡率的上升,原因却不清楚。统计数字是冰冷的,然而每一个患者是鲜活的。医院消化科医生与肿瘤医师实实在在地目睹了越来越多较年轻的人被诊断这一疾病。目前估计下来,最近出生于美国的人罹患直肠癌的风险将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人群(同年龄时)的4倍,罹患结肠癌的风险是2倍,然而却不知道是为什么。猜测可能和居高不下的肥胖率,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某些环境因素的暴露以及高度加工食品,红肉,酒精等所构成的膳食体系有关。然而真正确切的原因,还需要耗费时日的深入研究才能找到。

 

在这一背景下,制定新版指南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研究人员对已发表的大肠癌筛查方针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Systematic Review),还建立了相当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对风险因素以及筛查,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基于这些洞察之后的结论体现在了新版指南的明确建议之中:大肠癌筛查应从45岁开始。较原先提早了整整5年。

 

45岁开始的普通人群应该怎么做大肠癌筛查?

 

权威机构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建议很明确:

  1. 至少每年一次粪便隐血检查。

  2. 每5年做一次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

  3. 或者每10年做一次完整的结肠镜检查。

 

不同的选项带有不同特征特性与相应的优缺点,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与状况进行选择。譬如粪便隐血检查的好处是没有任何侵袭性,没有肠镜那样极端情况下可能伤及自身的风险。而且可带回家自行操作的粪便免疫化学测试成本只有30美元左右,和高达数千美元的结肠镜检查(这里不考虑医保)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结肠镜精度高很多而且需要检查的频度也低很多。个中的好坏优劣全凭接受癌筛的个人来判断。

 

未来其他公卫机构是否会按照美国癌症协会更新的指南进行筛捡,还需要观察。目前在美国国内,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仍然建议从50岁开始对结直肠癌进行常规筛查。

 

与此同时,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最近发布了一份带有强有力证据的报告,再度强调了能够降低大肠癌风险的因素:长期积极锻炼身体和食用全谷物与高膳食纤维食物。

 

美国癌症学会新版大肠癌筛查指南的发布对于公众的重要提示是:哪怕你还年轻,哪怕你觉得自己很健康,你也应该非常关注自身状况的一些微妙改变,其中包括大便排便习惯上的变化,时刻警惕。譬如在大便里带血,大便粗细异常或者突然便秘或腹泻或交替来袭时,记得就医。

 

只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

 

多数情况下,大肠癌的进展并不那么快,不会突然就迸出来个大癌瘤,或者飞速进入进展期,而是有着自己“从容优雅”的规律——几乎100%会从一个小小的息肉开始,然后长大,最后癌变。从小小息肉长出来到临床上不得不动手术的癌,一般认为至少也要两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虽然大肠癌也分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但是在先进国家哪怕诊断时已经三期,都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获得治愈。譬如在日本,最新数据表明大肠癌的十年相对生存率已经逼近70%,注意是10年,不是5年,并且即便三期80%还有机会获得根治,充分证明了大肠癌正在被成功地慢性病化,而渐渐失去其原来的夺命属性。

 

说到底,对于大肠癌我们要重视,却不用那么害怕与恐惧。毕竟,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Features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why not be the first?
Leave a review
服务质量: 服务热情: 服务环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