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胃的春天 — 荊彤醫師開講
第四講:早期診斷胰腺癌的新手段
[病例]62歲的梁先生在一家會計公司上班。因為他有慢性乙型肝炎,家庭醫師每半年給他做腹部超聲檢查。幾天前剛做完腹部超聲檢查,雖然肝臟沒有問題,但在胰腺頭部發現多處囊腫。為了進一步詳細檢查,梁先生被介紹到荊彤醫師診所。梁先生起初很不以為然,因為他並未感到任何的腹部不適,食欲很好,體重也沒有減輕。荊彤醫生很快安排梁先生進行內窺鏡超聲 (EUS) 檢查,並在EUS指引下,進行了胰腺活檢。病理報告証實梁先生有很早期的胰腺癌。現在他已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後恢復很好。
胰腺癌的診斷和治療,在現今醫學科技最發逹的美國,依然是很大的難題。
胰腺癌雖然只占全部腫癌發病率2%,但它的死亡率 / 發病率高達 99%,也就是說:一旦被診斷為胰腺癌,等於宣布死亡。這主要是因為胰腺癌是一種惡性度很高的腫瘤,並且發現時,絶大多數病人都已經有局部或遠處転移,僅有小部分不到10%的病人有手術機會。
根據統計,胰腺癌發病率近幾年有大幅上升趨勢。以前多發生在50歳以上的人,2/3 患者是65歳以上的人。但近幾年來,年輕患者明顕增加,男女比例大約為1.9 :1。
有些生活習慣被認為會增加胰腺癌發病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吸煙丶吃低纖維素食物丶高肉類和高脂肪的飲食。還有家族中,尤其是直系親屬中有胰腺癌史,也會使你的患病風險顕著增高。如果你有慢性胰腺癌 (多因飲酒過量引起) ,或以往有胃部切除史丶放射治療史,及中年後新發糖尿病的人,也要加倍小心,因為這些都會增高你患胰腺癌的機率。
如何早期發現和診斷胰腺癌,對於患者的存活率是十分關健的。
胰腺因為是腹膜後器官,它隱藏在胃的後面,當腫瘤很小的時候,幾乎沒有症狀,所以早期診斷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難題。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內窺鏡超聲波技術的發明,醫生們才看到可以早期診斷胰腺癌的曙光。
內視鏡超聲波 (EUS) 技術的優勢在於:経過特殊技術訓練的醫生,可以把超聲波探頭,経由患者的口放入患者的胃內和小腸的上端,這樣超聲波探頭和胰臓之間僅有胃壁相隔。胃壁通常僅有2-3毫米厚。因為距離很近,就相當於我們拿著放大鏡檢查胰臟每一個層面,這樣,即使小於1釐米的腫瘤,也逃不過專業醫生的眼睛。並且在做超聲波的同時,如果發現腫塊,在當時超聲波影像的引導下,醫生還可以立即進行穿刺活檢 (FNA),這樣當時就可知腫塊是惡性還是良性的。這項技術在本世紀初,経過不斷完善及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有経驗的醫生手中,準確率要高於CT斷層掃描和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