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腸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

Posted on 7月 11, 2020 / 7400

過敏性腸綜合症

 

過敏性腸綜合症(IBS)是全消化道的動力異常性疾病,症狀多樣,但多包括下腹痛、脹氣、便秘或腹瀉。過敏性腸綜合症影響到10%~15%的普通人群。一些研究表明患過敏性腸綜合症的女性更傾向於諮詢醫生。過敏性腸綜合症是胃腸科醫生確診的最常見疾病。

過敏性腸綜合症通常被認為是功能障礙性疾病,它損害身體正常活動,如腸道蠕動、腸道神經的敏感性或大腦控制這些功能的途徑。儘管正常功能受損,卻在內鏡、X線或血液檢查中看不到結構性的異常。因此,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確診就只能通過特異性症狀,或者必要時,很有限的幾項檢查結果。

 

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病因

過敏性腸綜合症病因不明。很多患過敏性腸綜合症的患者,腸道對刺激特別敏感。患者可能對正常人無不適感的腸內氣體、腸道收縮感到不適。儘管過敏性腸綜合症患者糞便運動異常看上去和不正常的腸道收縮有關,而並非所有過敏性腸綜合症患者都會有腸道收縮異常,而且儘管有些有腸道收縮異常,卻並不與症狀表現相一致。在部分患者中,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症狀在胃腸炎( 胃腸炎)發作後開始出現。

情緒因素(如緊張、焦慮、失望以及恐懼)、飲食、藥物、激素或小的刺激都會誘發或加重過敏性腸綜合症症狀發作。對有些人,高能或高脂飲食可能成為誘因。對另一些人,小麥、奶製品、咖啡、茶或柑橘類水果可能加劇症狀。這些食物包含不易被小腸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被腸道菌群發酵,產生氣體、脹氣和痙攣。但是這些食物均含多種成分,因此難以確定其特異性誘因。有人發現進食過快或禁食過久後進餐均可引起過敏性腸綜合症發作。而其關係卻不符。並非每次誘因刺激後都有症狀,而且症狀出現常沒有明顯誘因。這些誘因如何致過敏性腸綜合症發生仍不清楚。

 

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症狀

過敏性腸綜合症常在青少年和20多歲時開始發病,症狀以不規則周期反復發作。在老年時期開始出現過敏性腸綜合症症狀的情況較不常見,但也不罕見。當患者清醒時,幾乎隨時都會發作,很少會使熟睡的患者因發病而醒來。

臨床表現包括與排便相關的或排便後減輕的腹痛,大便頻率或成分的改變(便秘或腹瀉),腹脹,黏液便,或排便不盡感。疼痛可能是一陣陣的持續性鈍痛或絞痛,通常位於下腹部。患者還可有腹脹、脹氣、噁心、頭痛、乏力、抑鬱、焦慮或註意力不集中等表現。總的來說,疼痛特點和部位、誘因以及排便模式隨時間變化比較一致。而症狀可大幅加重或減輕,且隨時間變化較大。

 

過敏性腸綜合症的診斷

 

 

大多數過敏性腸綜合症患者看上去一般健康狀況尚好。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症狀特徵確診。醫生也可使用基於標準化症狀的標準來診斷過敏性腸綜合症,稱為羅馬標準。他們也可能會進行檢查,診斷可引起類似症狀的常見疾病,尤其是如果患者超過40歲,或者出現發熱、體重減輕、直腸出血、嘔吐等警告症狀。

如果患者在過去3個月中每個月至少有3天腹痛或不適,並伴隨以下2種或多種症狀,則醫生診斷是過敏性腸綜合症:可通過排便緩解的疼痛;每次開始發作與大便頻率變化有關(便秘或腹瀉);大便硬度改變。

通常體格檢查除發現大腸處有壓痛外,沒有顯示其他異常。醫生進行直腸指檢,將戴手套的手指插入患者的直腸。女性進行盆腔檢查。醫生通常會進行一些檢查,例如血液化驗、便檢和乙狀結腸鏡檢查( 內鏡檢查),以區分腸易激綜合徵和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癌症(主要在年齡超過40歲的患者中)、膠原性結腸炎、淋巴細胞性結腸炎、乳糜瀉及可引起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的許多其他疾病和感染。乙狀結腸鏡檢查可引起患者腹部痙攣和腹痛,但除此之外,檢查結果是正常的。有時,還需對有過敏性腸綜合症不常見症狀(如發熱、血便、體重下降以及嘔吐)的患者作其他檢查,如腹部超聲波、腸道X 線檢查或結腸鏡檢查(見內鏡檢查) 。醫生可進行檢查,排除乳糖不耐症或細菌過度生長,並提問問題,排除濫用瀉藥。

其他消化道疾病(如闌尾炎、膽囊疾病、潰瘍以及腫瘤)可誘發過敏性腸綜合症,尤其40歲以後的人。因此,如果患者的症狀明顯變化,如果出現新症狀,或者如果症狀不是過敏性腸綜合症的常見症狀,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

由於壓力和情緒衝突可引發過敏性腸綜合症症狀,因此醫生提問問題,幫助識別壓力、焦慮或情緒疾病。

 

過敏性腸綜合症的治療

治療因人而異。如果特定食物或某種類型的壓力會引起此病,則應盡可能避免這些食物和壓力。對大多數患者,尤其是主要表現為便秘者,規律體育運動有助於胃腸道功能恢復和保持正常。

 

飲食方面應注意什麼?

有許多人確實感覺少吃多餐比暴飲暴食好〔比如一天進食5~6次比進食3次要好〕。患者應嘗試在進食時放慢速度。有腹脹和胃腸脹氣者應避免食用豆類、捲心菜以及其他難以消化的食物。應避免大量攝入加有山梨醇這類人工增甜劑的食物、藥物和口香糖。只能小量進食果糖(水果、漿果和一些植物中的常見成分)。低脂飲食對改善患者症狀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對於胃排空過快或者過慢的患者。同時患有過敏性腸綜合症和乳糖酶缺乏症者應避免進食奶製品,即使一些乳糖酶缺乏症患者可能每天能耐受小量牛奶。

增加纖維攝入通常可緩解便秘。便秘者可每天進食一茶匙未精製麥麩和大量水和其他湯或飲料,或用兩杯水沖服車前草膠漿劑。但飲食中纖維素的增加可能加重某些症狀,如腹脹和胃腸脹氣。通常這種脹氣可通過服用纖維合成劑緩解(如甲基纖維素)。

 

 

 

藥品緩解過敏性腸綜合症

一些瀉藥也會有效,且比較安全,包括含有山梨糖醇、乳果糖、聚乙二醇的瀉藥以及含比沙可啶以及甘油的刺激性瀉藥。瀉藥魯比前列酮和一種名為利那洛肽的新藥也可以緩解便秘。在極少數情況下,醫生使用替加色羅緩解對其他藥物無效的便秘情況。

抗膽鹼能藥物,如莨菪鹼,可通過阻止腸道肌肉痙攣來減緩腹痛,但常引起抗膽鹼症狀的副作用,如口乾、視物模糊或排尿困難。

止瀉藥,如地芬諾酯或洛哌丁胺,適用於腹瀉患者。很少使用會降低5-羥色胺(體內的化學信使)作用的阿洛司瓊,因為此藥會增加缺血性結腸炎的風險。

益生菌是體內自然存在的細菌,可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可緩解過敏性腸綜合症症狀,尤其是脹氣。芳香油,如薄荷油,通常有助於緩解痙攣症狀。

行為矯正療法(如認知行為療法)、心理治療以及催眠療法可能對控制過敏性腸綜合症的症狀有效。低劑量或稍微高劑量長期應用抗抑鬱藥理論上講是安全的。抗抑鬱藥可能無法減輕疼痛或其他症狀,但可改善睡眠以及沮喪或焦慮情緒。


荆彤肠胃中心

地址:136-68 Roosevelt Ave 3Fl, Flushing, NY, 11354

电话: (718) 886-9819

语言:中文, 英文 精通國語上海話英語七天開診

网站:https://tjgastro.com/

Features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why not be the first?
Leave a review
服务质量: 服务热情: 服务环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